技需网

提高叶黄素微囊稳定性与水溶性

需求标签: 化学化工

需求类型: 工艺改进 

需求解决方式: 技术培训 

期望完成时间: >12个月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1日

免责声明:此信息由网站会员发布,所涉及的全部信息(包括图片)仅供参考。本网站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有效,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详细请见本站法律声明。
详情

公司介绍: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是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身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主导产品为叶黄素、辣椒红及其系列的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远销美国、西班牙、墨西哥、伊朗、越南、比利时、泰国等国家。

公司主营产品及荣誉:

公司设有山东省天然色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完善的科技开发和生产设施,并且建立了完善的研究开发管理机制。

现有科技研发平台:

公司建有省级天然植物色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天然色素工程研究中心、淄博市企业技术中心及淄博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为项目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公司拥有精密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高端检测仪器,拥有高素质的品控团队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另外我公司拥有规模化生产高含量的叶黄素晶体技术。

期望要求:

由于叶黄素的保健功能,但又由于叶黄素及其酯不溶于水,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商从2000年开始将纯度70%-80%以上的叶黄素,经添加乳化剂及其他可食用原料,复配成水溶性商品叶黄素,提供给饮料企业,像美国凯明的叶黄素FloraGLO、DSM的Lutein 5%TG、ORYZA油脂化学公司的LUTEIN-L8等,均为能溶于水的复配叶黄素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也有不少厂家生产叶黄素微囊,其中最为代表的是新昌制药生产的5%叶黄素微囊。但从已知技术揭示的叶黄素微囊制剂方法来看,操作要求较高,工业化生产较难;对叶黄素晶体没有进行很好的包埋保护,产品的稳定性不佳;制备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破坏了叶黄素的天然性;最终产品中活性成分的全反式异构体的含量低,一般在50%左右,无定形结构,从而影响产品的着色效果或生物利用度。

预期参数:

提高叶黄素微囊溶解的水溶性。叶黄素微囊溶解后,其水溶性效果比较好,能够全部溶解,但是,水溶液达不到帝斯曼、巴斯夫公司产品的透明度;通过叶黄素浸膏皂化,研究完善制备高纯度叶黄素晶体,制备芯材、壁材,均质乳化,喷雾干燥,包衣的生产工艺。提高叶黄素的稳定。叶黄素经过微囊包埋技术后稳定性大幅度上升,但不能维持长期(≥6个月)暴露在空气中,叶黄素含量不变。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