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4 揭榜挂帅
山东省淄博市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南,东接潍坊、青岛,是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470.84万。
淄博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各区县城区间相距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26%,森林覆盖率达到3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2%,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0.5平方米,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向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南线、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营)淄八(陡)铁路、滨(州)莱(芜)高速公路、803省道形成便捷的交通主干网络。市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和青岛港分别为70公里、210公里。淄博是鲁中电信中枢和邮件处理中心,国际互联网以及现代化通讯业务发展迅速,对外联络畅达。加快推进生态淄博建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1%,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淄博是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已逾百年,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和建材产区,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名城、新材料名都、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泵类产业基地、国家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和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在全市万余种工业产品中,鲁泰公司生产的高档色织布、东岳公司生产的绿色制冷剂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山东新华医药集团生产的解热镇痛药、淄博工陶集团生产的耐火新材料、新华医疗器械集团生产的消毒灭菌设备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03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9.6亿元,全市完成生产总值达到478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5.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1.5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410元和16953元。
科技事业基础厚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淄博市198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山东省硅酸盐、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五十强和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淄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淄博博山泵类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淄博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淄博先进陶瓷产业基地,2017年获批建设“国家火炬淄博高新区聚氨酯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淄博市被认定为全国首个“新材料名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5%。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全市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产学研用结合之路,着力构筑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力推进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10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27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2017年新增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32家,是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连续九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2017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人才新政23条”,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市人才发展环境。2017年淄博市8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2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2017年,淄博市新增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众创空间,张店区成功入围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17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9项。获得省以上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2017年,继续加大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交易服务工作力度,全年签订技术合同83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8.65亿元。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自2002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在2017年第十六届新材料技术论坛系列活动中,共深入对接项目800余项,签订技术合作合同50余项,近400项达成合作协议或有合作意向,院士专家与我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7项,解决技术难题22项;22名“千人计划”专家带技术、带项目来淄交流创新创业成果,共达成合作协议及意向39项。
淄博市近年来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拥有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和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以及淄博经济开发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等省级以上经济园区,是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级医药出口基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强,是吸引外资和产业集聚的高地。围绕打造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收费最低、审批效能最高的“三最城市”,市、区县政府设立了互联互通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一门受理、一口收费、限时办结、一条龙服务。目前,淄博已与43个中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关系。西门子、佶缔纳士、旭硝子、三星、西铁城、PPG、科勒、博世等一批跨国公司相继前来投资,新华医疗等4家企业境外上市,旭硝子株式会社在淄博设立了全球性的技术研发中心,西铁城在淄博设立了中国销售总部。201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80亿元,其中出口374.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4亿元。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和新材料技术论坛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淄博这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工业名城,正快步与世界同行。
需求编号 | 需求标题 | 所属领域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发布时间 | 对接状态 | 投入预算 | 期望完成时间 | |
---|---|---|---|---|---|---|---|---|---|
10000849 |
氟化氢回收利用及尾气治理 | 节能环保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10~5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注册资本3.4亿元,注册地址为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200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30年时间,公司沿着科技、环保、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氟硅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导产品绿色环保制冷剂规模、技术、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是杜邦、大金、三菱、海尔、海信、格力、美的、长虹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销售收入48.38亿元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在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掌控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在新型环保制冷剂、氟硅材料等方面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公司目前共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参与和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公司作为中国氟化工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为提高中国氟化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东岳化工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对厂区生产装置进行信息化管控升级改造, 2016年,公司被评为工信部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成为氟化工行业唯一入选单位。因公司对全国氟硅行业的卓越贡献,2016年东岳化工被评为中国氟硅行业十大品牌。2017年,公司氟化工智能制造建设进一步向前推进,被列入省“机器换人”技术支持项目名单,2019年,公司获批高新技术企业。 |
|||||||||
10000848 |
波纹板催化剂涂覆及制备工艺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50~20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包括创建时间、企业规模、所属行业、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的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等,并说明是哪级批准建立的)、企业资产总额、职工人数、工程技术人员数、2019年技术开发经费总额、企业经营范围、2019年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019年度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利润、出口创汇)、主要产品(现有生产能力、实际年生产量)等。
公司位于淄博市桓台县,2013年1月30日经桓台县工商局核准成立,厂区占地33亩。公司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从事大气污染净化的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认定),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被市经信委批准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了各类专利3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目前公司是中石化系统合格供应商、中国脱硝产业联盟会员单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公主要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脱硝脱二噁英特种陶瓷催化剂、分子筛脱硝催化剂和NOx/O2/NH3在线检测系统为主,致力于固定源以及移动源的大气污染治理。现有生产线具备年产3000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公司拥有在职员工50人,其中从事材料研究、环境工程研究、热能工程研究等交叉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18人,90%以上是具有学士学位学历、具有多年研发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2019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340.08万元,公司经营范围为:脱硝脱二噁英特种陶瓷、烟气在线监测设备、 SCR脱硝特种陶瓷性能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销售;脱硝系统工程、环保工程设计、制造、施工、维护;高温除尘脱硝一体化产品及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新型环保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环保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2019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4717.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29.64万元,上交税金239.49万元,实现利润445.65万元,出口创汇37.28万美元。 |
|||||||||
10000847 |
医用防护用n-PTFE纳米膜开发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10~5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3456万,紧邻全球最大的聚四氟乙烯原料生产基地-山东东岳,专注聚四氟乙烯下游深加工产品研发并产业化已经十余年,是集科研、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纤维、功能膜三大产业板块。 |
|||||||||
10000846 |
(1)阻燃硬泡聚醚多元醇的研发;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10~5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2日,中型企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省级研发中心两个(山东省聚醚多元醇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市级研发中心三个(淄博市聚醚多元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聚醚多元醇工程研究中心,淄博市企业技术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一个(淄博市聚醚多元醇重点实验室)。截止2019年底公司总资产5.6亿元,职工人数297人,工程技术人员数35人,2019年技术开发经费总额4679万元。
公司专业从事聚醚多元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为聚醚多元醇,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分为软泡聚醚、硬泡聚醚、高回弹聚醚、弹性体聚醚、接枝聚醚等五大系列,100余个牌号,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交通运输、体育设施、家电、保温等行业。公司聚醚多元醇产品现有年产能20万吨,2019年产量为16.8万吨,工业总产值17亿元,销售收入151269万元,上缴税金1981万元,利润4693万元,出口创汇7000万元。 |
|||||||||
10000845 |
高效病毒细菌隔离膜用e-PTFE微孔膜的产业化技术开发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10~5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隶属于山东东岳集团,2017年12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注册地址为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现有员工18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70余人,经营范围:生产、销售氢能材料、制氢膜材料、锂电池材料、包装材料、含氟聚合物纤维材料等。研发投入3043万元,2019年度工业总产值11477.34万元、销售收入:11276.50万元、上缴税金:1151.86万元、利润:3886.87万元、出口创汇:1.42万元、主要产品为燃料电池质子膜、ETFE树脂、全氟磺酸树脂等成品及中间化学品。 |
|||||||||
10000844 |
高端领域高性能基础材料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开发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10~5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创建于2001年,注册资本为64136万元,隶属于东岳集团,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聚四氟乙烯树脂系列产品(含分散系列、悬浮系列、浓缩液系列)以及六氟丙烯、五氟乙烷等。产品先后获得“省长质量奖”“山东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是国内氟化工和氟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公司自2001年建成全国首套3000吨聚四氟乙烯装置起,一直重视科技创新,曾先后承担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及多项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企业职工118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180余人,占总人数的15%,2019年研发费用11000万元以上,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上交税金6亿元以上,利润6亿元以上。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具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山东省氟硅材料工程研发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泰山学者岗位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曾先后获得发明专利80余项,并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多项。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认证。通过十多年生产实践,已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以聚四氟乙烯生产为主体的队伍,为项目的建设、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致力于高性能PTFE的技术开发,大力倡导工艺创新和技术改进,突破万吨PTFE系列技术设计理念,形成了一整套万吨级生产工艺技术,并在高铁、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
|||||||||
10000843 |
硼系阻燃材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50~20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创建于1998年,集硼酸锌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资产规模超过5000万,现占地83亩,员工80人,技术研发人员26人,2019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达500余万元。
公司近年来,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2018年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硼系阻燃剂联合研究中心,加快推进五维合成、有机硼酸锌研制步伐。
2019年8月五维拿到“低氯硼酸锌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一项,此项专利所出产品主要应用于5G半导体、电子集成线路、电路板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利润回报率非常高(每吨产品将实现净利3-5万元),低氯硼酸锌产品已经推广到市场,获得华为公司青睐;
2019年,我公司硼酸锌产值达1.2亿元,硼酸锌销售额1.1亿元,其中产品50%以上出口国外,拥有全球1/4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五维获得荣誉有“淄博市政府纳入精准转调300强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山东省精专特新中小企业”。 |
|||||||||
10000842 |
双子季铵盐型聚羧酸系减水剂项目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10~50万 | 3~6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以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低碳混凝土高性能增效剂为代表的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内知名企业,年产10万吨的生产能力,为新材料领域。是“中国外加剂行业十强企业”和“中国聚羧酸外加剂产品十强” 、 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中国建材联合会企业信用AAA级企业、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重点联系企业、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华伟”牌外加剂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华伟”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企业目前资产总额16791万元,山东公司职工人数107人,工程技术人员数28人,2019年技术开发经费526万元,2019年度工业总产值7777万,销售收入7882万,上缴税金386万,利润83万。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15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认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认证(原3C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公司是全国最早研发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填补了国内空白,被授予“科技进步奖”。
“华伟”牌产品大量应用于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工程中:世界超级工程港珠澳跨海大桥,世界第一高坝锦屏水电站,世界第二大梯级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大坝,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海阳核电站,中国核电示范项目石岛湾核电站。另外还应用于青岛跨海大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虎门二桥等大型海洋工程;京沪、京福、青银、同三、济青等高速公路工程;三峡三期、向家坝、官地、大岗山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福清核电、石岛湾核电、方家山核电、陆丰核电等核电工程;胶济客专、哈大客专、京沪高铁、武广客专、京石客专、石武客专、沪昆高铁、贵广客专、兰渝客专、渝利客专、石太客专等国家高速铁路工程。华伟”牌外加剂以其可靠的质量、优异的性能受到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肯定和赞誉。 |
|||||||||
10000841 |
高端表面处理新材料生产项目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50~200万 | 6~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地位于淄博市桓台县。企业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其总公司是中国钢研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日期:2004年05月25日,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34号楼03号。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现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经营范围为: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经济贸易咨询(不含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不含消费储值及类似相关业务: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业务);企业策划;企业管理咨询;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工艺品(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文化用品、体育用品、日用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针纺织品、医疗器械I类;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生产、销售机械设备、金属材料、电子产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其技术支撑源于“先进金属材料涂镀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已取得多项重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获得了多个重大奖项,实验室有效支撑和推动了环科公司的创新发展。国家实验室在表面处理技术研发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并且有一只以博硕为主的研发团队,有能力对现有产品进行持续的升级优化,保证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快速的研发出新产品。
公司的成立,是将先进金属材料涂镀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关“金属表面处理新材料”领域的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及领先技术,一并打包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落地。
项目建成后,综合考虑各项不确定因素,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辐射固化新材料13000吨、此外还具有色金属表面陶化系列产品4000吨、有机硅材料5000吨、无铬钝化剂3000吨 、永久涂层耐指纹剂10吨、永久涂层钝化剂10吨、石墨烯材料10吨、无铬耐指纹剂3000吨 、金属加工液10吨 、生物基脱脂剂2000吨 、喷涂弹性体材料100吨的生产能力。
利润及税金: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7870万元(含税),不含税收入42700万元,利润16596万元,实现税收收入9319万元,其中增值税及附加税金5170万元、所得税4149万元。
未来,我司将致力于形成以涂镀技术为核心、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牵引的集材料研发、工艺开发、装备设计到工程建设的全流程总包能力,成为中国高品质金属涂镀深加工领域的领军企业。 |
|||||||||
10000840 |
环保型(无味)水基清蜡剂 | 新材料 | 秦老师 | 176****8665 | 2021-03-01 | 未对接 | 10~50万 | >12个月 | 申请解决 |
公司是以生产聚丙烯酰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石油助剂(钻井、固井、采油、酸化压裂)及混凝土外加剂三大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现占地近65亩。公司现有员工125人,专业技术人员10人。拥有3个生产车间、1个动力车间和1个机修车间,主要生产智能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石油助剂、混凝土外加剂、氯化钙、粘合剂、油井压裂支撑剂、聚合氯化铝等50多种产品,产品远销美国、俄国、印度、伊朗、沙特、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具备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率先通过了ISO9001、 ISO14001、OHSAS18001,质量远优于国家标准,规模及质量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科研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产品理化检验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具有极强的产品市场研发能力。公司的石油助剂生产加工能力1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