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需网

我的位置:首页 > 地方专题 > » 揭榜挂帅 » 正文

安徽滁州市企业技术需求表

发布时间:2018-11-29 揭榜挂帅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辖南谯、琅琊两区,天长、明光两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国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

滁州是皖东门户。滁州区位优越,是安徽省的东大门,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南京之间,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滁州交通便捷,京沪高铁、京沪铁路、沪汉蓉铁路和合宁、宁洛、宁连、合徐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乘京沪高铁到北京仅需三个半小时、到上海仅需一个半小时,到南京禄口机场、合肥新桥机场都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车程。

滁州是江淮明珠。滁州生态优美,南临长江、北枕淮河,山水田林兼备。“滁”字即为山水城之意,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琅琊山蔚然深秀,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古朴典雅,明皇陵和中都城气势恢宏,三百万亩森林郁郁葱葱,千里淮河流金淌银,上千座水库星罗棋布,景冠江淮,是国家园林城市。

滁州是帝王之乡。滁州历史悠久,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设州至今已1400多年,为六朝京畿之地,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誉。秦汉时期,九江郡郡治设在定远县东城;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由此东渡,建立东晋;五代时期,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此击败南唐主力,奠定帝业;元朝末年,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在凤阳揭竿而起,开创大明王朝。

滁州是文化名城。滁州底蕴深厚,是鲁肃、徐达、戚继光、吴敬梓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故里。唐宋年间,李德裕、韦应物、王禹偁、欧阳修、辛弃疾等文学家、政治家先后治滁,留下德政遗风,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享誉中外;明朝中期,一代儒学宗师王阳明任太仆寺少卿,讲学滁州,“儒风之盛、夙贯淮东”。

滁州是改革源头。滁州敢为人先,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滁州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刘少奇、罗炳辉、方毅、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光辉战斗足迹。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揭开中国改革序幕。近年来,滁州基层医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等一批改革在全国创造了品牌。

滁州是开放高地。滁州海纳百川,积极融入长三角,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惠科、博西华、康佳、长电科技、猎豹汽车、盼盼食品、雀巢银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苏滁现代产业园是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省的首个园区,是安徽省对外开放标杆。家电信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茁壮成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来滁创新创业。

近年来,滁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坚持稳中奋进的工作总基调,好中加快、能快则快,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正奋力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7亿元,增长9.0%,超全省0.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4位;财政收入289.3亿元,增长12.8%,超全省 1.7 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1929.1亿元,增长13.5%,超全省2.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超全省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9.1%,分别超全省0.4、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第8位。

 

需求编号 需求标题 所属领域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发布时间 对接状态 投入预算 期望完成时间
10000501
解决彩色纤维混染或者缠搅技艺不稳定功能 化学化工 安兴彩轩 010****65128 2018-11-29 未对接 50~200万 6~12个月 申请解决
主营: 公司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霞客彩纤、无染彩棉、无染纱线为核心业务.主要生产彩棉、彩线、彩纤。 发展情况:公司2004年开始建厂,2007年投产运营,公司占地600余亩,员工400-500余人,研发团队20-30人,拥有9条生产线。 专利:每年都有申请,但专利不多,今年已申请10余件,受理2件。 市场推广:该公司属于纺织业,生产的彩色纤维产品远销欧美、日韩、西亚、东南亚等国家,国内也有稳定的供货商。 年销售额:10亿。 荣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