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需网

安****

用户角色:

所属机构: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涉及行业: 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联系邮箱: ****

联系专家
预约专家

免责声明:此信息由网站会员发布,所涉及的全部信息(包括图片)仅供参考,本网站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有效,也不构成任何建议。详细请见本站法律声明。

  • 擅长领域
  • 个人简介

汽车制造业及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使我国润滑油的生产面临着经济效益及环保法规的双重挑战。传统的润滑油基础油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石油等矿物油,但随着人们日益增强的环境危机意识,大量矿物基润滑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渗透、泄漏、溢出和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矿物基润滑油的生物降解能力差,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达100 年,并且对水生系统危害极大,水中含油量为10 微克/克时可致海洋植物群死亡,含油量为0.1 微克/克时可降低小虾寿命20%。目前包括德国、瑞士、美国等在内的多国政府部门甚至通过立法来限制矿物基润滑油的污染,同时对生物润滑剂进行认证和分类,以促进环保生物基润滑油的销售,鼓励企业优先购买环保润滑油。

生物基润滑油有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毒性低、黏度指数高等优点。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油脂(即动植物油脂)都可以作为生物润滑油的基础油,但相比于目前矿物基础油,天然动植物基础油存在明显缺点,比如易被氧化、易水解、易热分解,低温流动性差。目前国内外解决的方法主要通过对天然油脂进行化学改性和通过添加抗氧剂等辅助手段弥补,经过改性后的生物润滑油基础油,加上各种必需的生物添加剂之后,不仅无毒、无害和可生物降解,还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很好的润滑效果,完全可以取代石油基润滑油。

目前生产环保润滑油基础油主要是利用废弃油脂(如地沟油)和动植物油通过采用均相的碱性催化和酸性催化等化学法生产,该化学法生产存在能耗大、污染严重、产品后处理复杂、产物提纯困难、对原料要求高、成本高等问题,这些复杂的过程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是限制环保型润滑油工业推广和应用的瓶颈,所以人们开始在研究用环境友好的其它替代途径,比如用生物酶法,即利用脂肪酶的催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油脂与多元醇的酯交换反应。酶法对原料要求低,游离脂肪酸完全可以被脂肪酶直接酯化,产物分离简单,能够降低生产工艺要求和生产成本,是生物润滑油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和重要趋势。

但酶法生产生物油存在酶的活性不高、特异性较差、性能不稳定、缺乏有效的酶和生产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进展,以及人们对其底物特异性和结构功能关系的认识的增加,脂肪酶作为工业催化剂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在脂肪酶的应用中最具市场前景的领域是用于可再生环保型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本项目是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寻找更有实用价值的工业酶和生产工艺,在实现废物利用将‘地沟油’或其它非食用动植物油实现资源化、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生物润滑油基础油‘清洁’生产的目标。

8. 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生物可降解环保润滑油从质量和性能上可以完全代替石化润滑油,可应用于汽车、高铁、船舶、采矿、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特殊行业等各个领域而且安全环保但由于其目前生产成本高,价格是石化润滑油的2 3 倍以上,阻碍了它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份额还是很小一部分。随着我国工程机械、电力、汽车、钢铁、船舶、机床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润滑油需求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润滑油市场,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润滑油消费量会超过美国,再加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会逐渐接受环保润滑油,市场前景十分良好。

1994年本科毕业于江苏南通医学院预防医学系,1997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生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在北京宣武医院药理研究室从事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之后在首都医科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3)和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获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05)。从2006年始分别在英国剑桥MRC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006-2010)、伦敦大学(2010-1014)和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2013-2014)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擅长中药新药研发、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设计构建、核糖体和酶工程技术等,曾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内外的科研项目,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发表或者申请国内和国际发明专利。

2015年初开始创业,拟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环保领域,并着手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北京亦庄生物技术产业研究院成立环保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北京盖伯斯生物工程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