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角色:
所属机构: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涉及行业: 新能源材料
联系邮箱: ****
免责声明:此信息由网站会员发布,所涉及的全部信息(包括图片)仅供参考,本网站不保证信息完全真实、有效,也不构成任何建议。详细请见本站法律声明。
大数据时代迫切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超长期保存。海量数据存储也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列为重点领域,符合国家绿色节能和信息安全的战略规划。目前,主流的数据保存方法有磁记录、闪存、传统光盘等。从长期保存和节能的观点来看,以上技术分别存在维护成本高、能耗大、记录密度不高、保存时间短、读取速度慢等问题,难以满足未来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本项目针对以上需求,抓住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技术与材料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开展同轴全息光存储的关键技术研究,可提高了全息光存储密度和寿命。
研究目标:存储容量大于1 TB/disc,数据保存寿命超过50年,数据传输率大于1 Gb/s。
研究团队:项目组依托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集中了国内研究光存储的优势单位,基础实力雄厚。全体成员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其中有院士、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
本项目的应用将使我国在全息光存储技术领域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在存储密度、数据保存寿命和传输率等关键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抢占光存储知识产权和标准的制高点,打破国外对当前主流存储器件的垄断,推动形成面向大数据归档存储的新型光存储产业,满足国家在信息领域的重大需求。
2001年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在日本情报系统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和制作数据库系统;2004年在日本Optware公司任高级工程师,主持开发过新型超高密度超高速率超长寿命全息存储光盘技术。2006年在日本Sony公司任高级技术分析师、杰出贡献工程师、光学技术经理,主持过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工作,同时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2年获批“国家特聘专家”特聘专家,全职回国,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授至今。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波动光学、光学全息、光学测量、图像处理、图像加密、光学信息处理、光子晶体、液晶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等。在该领域有着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是全息光信息存储领域的带头人和技术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