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需网

我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国家发布 » 正文

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理念基础、战略途径和根本原则

发布时间:2018-05-25 国家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对新形势下人才工作作出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理论体系。在习近平人才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事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谋划,开启了加快推进我国人才建设现代化新的伟大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人才思想,要深刻了解其思想中的理念基础、战略途径和根本原则。


理念基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战略资源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在新的时间节点和空间维度上,作出了“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要论断,今年的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再度重申了人才资源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战略资源,是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理念基础,也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人才事业发展的出发点。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把人才发展置于其治国理政整体格局的战略位置,把人才的价值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结合,鼓励人才充分施展自身才干,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倾情奉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无论是呼吁“切实增强人才工作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全社会必须由衷地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还是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在国家发展体系中的“四个优先”布局,还是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都可以看出,人才资源的战略地位都一以贯之。

战略途径: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人才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人才改革、人才开放是推动人才发展的战略途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人才竞争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人才开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人才开放以改革寻求人才红利,是习近平指引的新时代人才开发的战略途径。


面对我国人才发展中与国家振兴、民族复兴中存在的各种不适应问题,总书记提出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形成了系统的人才改革思想体系。


站在全球人才竞争的战略高度,他提出人才改革的目标要求是“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针对我国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弊端,他切中要害,提出改革关键是“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在改革的内容上,习近平说强调“要改革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制度”“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实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习近平人才改革思想的引领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入了密集施工期,一批关键性重大政策相继推出。2016年,中央颁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人才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统领性改革措施。


全面推进人才的对外开放,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的重要战略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要敞开国门诚招四方之才,将外国人才的技术专长和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紧密契合,积极利用世界文明一切有益成果。这强烈彰显了中国面向全球引才聚才的博大胸怀,充分体现了全球化时代中国深邃的人才战略眼光,也鲜明昭示了大国崛起过程中的高度文明自信。由于党和政府对海外人才的真诚礼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增强的世界影响力,越多越多的海外优秀人才纷纷选择拥抱“中国机遇”,一大批国际一流专家学者陆续来华加盟,当今中国正成为一片外国高端人才高度心仪向往的创新创业热土。在全球化的人才流动格局中,我国已从智力资源“出口国”华丽转变为智力资源“进口国”。


实行更具包容性的人才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聚合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各方面优秀人才,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的重要特色。凝聚最广大的中国智慧和力量携手走中国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而人才正是智慧和力量的最现实载体。为此,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把做好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高度重视体制外知识分子的队伍建设。要让人人都真正成为中国梦的热情参与者、有效贡献者和责任担当者,在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引领下,集聚社会各阶层的优秀人才形成最充分、具有广大代表性的人才统一战线,从而形成强大的圆梦合力,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进。

根本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党管人才作为我国人才制度体系建设之“纲”,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制度优势,成为我国全面参与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机制的最大组织保障。党管人才原则使党能够从全局高度精准地聚焦和审视人才战略方向,有效发挥党在人才工作体系中判大势、谋大局、抓关键的顶层设计功能,及时采取有力政策措施,科学塑造党和国家的人才发展格局,确保党的人才方针政策得到全面、系统、完整地贯彻落实,从而最大限度地汇聚人才合力、最大程度地激发人才效应。可以说,党管人才的实质内涵就是通过党爱人才、党培人才、党育人才,从而实现为党聚才、为国聚才和为事业聚才的根本目标。


党管人才必须与依法治国紧密对接。要注重运用法制思维和手段推进我国人才开发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快健全涵盖培养、引进、流动、评价和激励等各环节的人才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党管人才法治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党管人才的法治化效应。只有将党管人才与以法治才始终相贯联,坚持以法治方式构建保障人才成长发展的优良社会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奠定起我国人才建设的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党管人才的政治统领力和社会感召力,提高人才开发工作的政策公信度和公众满意度,从而构筑起我国全面深入参与全球化人才竞争的显著制度优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是在准确把脉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深刻分析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突出理论贡献,它弘扬了新时代的人才精神、呼应了新时代的人才诉求、树立了新时代的人才导向、描绘了新时代的人才蓝图、书写了新时代的人才篇章。

案例来源:技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