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3 人才政策
12月18日,2020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2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海交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海交会以“面向海内外,智汇大湾区”为宗旨,全方位服务海外人才,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发展铺路架桥。
当日下午,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在本届海交会上重磅发布了“广聚英才贷”2.0,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提供三大升级、四大亮点的人才专属金融服务,进一步助力广州集聚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以及营商环境优化,助推广州实现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三大升级与四大亮点
提供更贴心的全方位服务
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高精尖人才创新创业热情高涨,然而创业初期往往会面临项目不盈利、资金短缺的问题,亟需大量金融资源支持。
近日,《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指出,要营造宜居宜业、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吸引和聚集企业、人才、资本、技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人才,离不开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如何为归国人才创新创业解决融资痛点,助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建行广州分行推出“广聚英才贷”2.0,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据悉,“广聚英才贷”2.0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加码发力,在产品设计与服务上实现了三大升级。
“广聚英才贷”2.0将产品服务范围拓宽,纳入区级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国家至省市区各级人才及符合建设银行科技企业“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标准的杰出人才、优秀人才和精英人才所实际控制、控股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企业,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公共卫生等攻坚克难领域内的企业。
建设银行总结了产品1.0版本的办理经验,为提升办理的效率,对人才的内部核准机制进行了优化升级,“广聚英才贷”2.0将实现各区人才部门与建行各区支行科技金融中心直接对接,沟通更加顺畅。
建行广州分行在各区分支行设立科技金融业务中心,依托全市两百多家网点,形成自上而下链条式,部门中心网点协同立体式的完整服务体系,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及其所在企业提供最及时、最专业的服务。
实现全方位升级后,该创新产品具备了四大亮点。
建设银行依托其自身的集团优势,实现了股、债、贷、补、保互联互通,认真分析人才所在企业的需求和痛点,有针对性地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专属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广聚英才贷”2.0贷款利率以LPR为定价基础,结合建行总行最新定价政策给予最优惠的利率,为人才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流动资金。
“广聚英才贷”2.0优先支持战略新兴行业、“卡脖子”技术研发、战疫防疫等攻坚克难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单户以信用方式办理最高额度3000万元,同一人才所实际控制的企业,累计贷款金额最高达5000万元。同时,“广聚英才贷”2.0也可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抵押、保证方式及组合担保等多种方式申报。
“广聚英才贷”2.0还可实现快速审批。据悉,申报该产品的企业均可享受建行“FIT粤”科技金融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
破解海归创业融资瓶颈
“‘广聚英才贷’2.0为高层次人才量身定做,确确实实让我们享受到了实惠……有多样融资产品的支持,广州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在广州发展也更有信心。”海交会现场的海归人才对“广聚英才贷”2.0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提出融资需要。
事实上,在“广聚英才贷”2.0发布之前,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在今年上半年就推出了“广聚英才贷”的1.0版本,通过融入“技术流”评价体系,使融资可更加精准地体现人才所在企业的研发水平,可兼顾企业的科技研发团队实力、所处行业前景和政府政策支持等更广阔的维度,让知识产权转化为借贷资本,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推出以来,“广聚英才贷”一直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方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广州高层次人才李先生的企业在疫情期间积压大量订单,资金周转压力日益增大。得知企业的资金需求,建行广州分行充分利用“广聚英才贷”的产品优势和高效审批效率,为企业投放1950万元,为企业稳住了正常经营,也帮助企业抓住发展的市场机遇。
同时,针对科创企业资产轻、前期研发投入大、资本投入密集的融资痛点和难点,“广聚英才贷”在信用办理方面,优先支持战略新兴行业、“卡脖子”技术研发、战疫防疫等攻坚克难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让大量核心技术研发得以顺利进行。
今年,开发区某领军人才所属企业的“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因资金不足而陷入停滞,在建行广州分行“广聚英才贷”的支持下,企业仅用两天时间便获得100万元贷款资金,为技术研发注入新动力。
截至11月底,“广聚英才贷”已累计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所在企业提供资金超亿元。随着“广聚英才贷”升级到2.0版本,广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将进一步迸发,更多海外人才、海外项目也将被吸引在广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