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需网

我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科技相关 » 正文

【亮点】云南昆明:聚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4-08-21 科技相关

 近年来,昆明市锚定云南人才核心城市建设目标,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人才需求,持续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引育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全力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加快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
01
健全工作体制机制
让青年人才聚起来、强起来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人才发展五年规划(2022—2026年)》《昆明市人才核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将青年人才引进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完善覆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的培养制度,全面建强青年人才队伍。

优化工作机制。完善各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体制机制,将青年人才工作情况作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评议,推动重要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加强力量统筹。整合部门力量、高校力量、市场力量,先后在6所驻昆高校和10所省外名校建立“双招双引人才服务驿站”,聘请招才引智大使25人,优化“红娘政策”,增加引才“伯乐奖”,对猎头机构、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引才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合力推动青年人才引育工作。

02
创新人才引育模式
让青年人才来得了、留得住
出台专项政策常态引育。为青年人才量身打造《昆明市加强人才引育助力承接产业转移九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21条措施》、十万高校毕业生来昆留昆计划、“春城计划”青年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专项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加速青年人才成长成才。

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引育。深化市场化引才手段,组织“8+N”重点产业链企业积极“走出去”,赴清华、北大等开展春城全国名校行活动,帮助企事业单位共计引进博士46人、硕士555人、本科803人。

紧盯发展需要联动引育。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实施乡村教师、医生培养工程,通过特设岗位、倾斜编制、拓宽职称晋升渠道等方式,累计引进培养教师医生青年人才1143人,社区(村)基层治理专干901人,为基层一线储备了一批优秀后备人才。

03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让青年人才更有位、更有为
高规格打造科技研发平台。把科研平台建设作为提升青年人才集聚效应的基础工程,累计建成各级各类院士专家工作站482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31个,新落地高新技术企业488家,亚洲首个天元数学国际交流中心落地昆明,不断丰富青年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高标准建设青年创业园区。通过设立创业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全市已累计建成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及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102个,率先在全省形成门类齐全、功能配套、服务完善的创业创新孵化服务体系。

高质量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持续组织开展校企交流会、青年科技论坛、青年人才沙龙、青年人才会客厅等活动,连续举办八届“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累计参与人数达30余万人次,304个项目获“春城创业奖”,发放资助金672万元,为青年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04
构建服务保障体系
让青年人才大胆试、大胆闯
扩大服务覆盖面。将高校毕业生纳入人才服务体系,实现青年人才落户“零门槛”,市级各项人才政策覆盖青年人才总计12.3万人。对于来昆留昆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租房购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昆留昆创业。

提升政策便享度。开发“滇籍人才联系服务平台”“码上去昆明”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汇聚”。实施“免申即享”政策,优化青年人才政策申报流程,将以往“人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人”,对1980名符合条件的新落户省外高校毕业生实现无需申请、主动兑现补贴,让人才服务更有温度。

提高生活便捷度。出台《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办法》,设立人才服务中心,配备青年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专属服务。在高层次人才中推广使用“春城惠才卡”,设立人才就医、出行、车驾管等绿色通道,建成2871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开展符合青年人才特点的各类活动,为青年人才营造家的温暖。(云南省昆明市委组织部)

案例来源:技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