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需网

我的位置:首页 > 最新政策 » 省级市最新政策管理 » 市/区/县级人才政策整理 » 正文

信阳引进人才最高月补1万元 好项目最高资助1亿元

发布时间:2018-09-04 市/区/县级人才政策整理

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人才领导小组副组长、信阳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党工委第一书记赵建玲表示,“信阳英才计划”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引进模式,探索出一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资金+服务”三合一,实现人才、项目、产业有机融合的精准引才新路子。

据了解,“信阳英才计划”计划5年引育1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0名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300名(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该计划通过产业化资金资助、多元化融资支持、上市融资奖补、自主创新激励、股权与分红激励、创业场租补贴等支持方式,建立覆盖人才创新创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全过程的支持政策,并建立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手续办理、学术活动资助、年度津补贴等服务保障政策,政策体系完整,全程服务到位,也因此被称为信阳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体系。

相对于同级地市,“信阳英才计划”的亮点在于支持金额大、支持事项多、待遇激励好。

目前,“信阳英才计划”相关申报条件和方式,已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信阳日报等媒体发布,并在信阳党建网上开设“信阳英才计划”专栏。

今年12月,该市将开展第一批“信阳英才计划”人选评审,按人才层次分别奖补资金。

“信阳英才计划”部分奖助政策

产业化资金资助是核心。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成果来信阳创新创业的人才和团队,分别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给予200万~5000万元的项目资金资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给予3000万~5000万元项目产业化资金资助;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专家团队及同等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给予500万~1000万元项目产业化资金资助。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给予200万元项目产业化资金资助。对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给予100万元项目产业化资金资助。特别重大的人才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产业化资金资助。

对落地的项目进行金融支持,提供股权投资、配套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提供100~3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3年内免租金;鼓励科技创新、承担各级科技项目、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给予10万-50万奖励;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享受股权与分红。

对引进人才提供生活、科研补贴,根据人才层次每月补贴1000元~1万元;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分别给予80万、40万、20万的购房补贴。

对荣获中原学者、专有知识产权的人才给予10万元奖励,荣获省创新型企业家给予20万元奖励。

同时,在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户籍落户、出入境证件办理等方面,提供本地最优惠待遇。

不仅“出大招”引进人才  更着力于留住人才

陈爽表示,一般人才政策比较看重身份特征,而“信阳英才计划”注重的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把目光瞄在项目上,着力引进创新业绩显著或有较大创新潜力,拥有可产业化的发明专利或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人才团队。既看人才团队的创新能力,又看人才团队与信阳产业的契合度,强调能否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能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是前期的人才引进工作,信阳市在引进人才后,更着力于留住人才、鼓励其干得好。

对于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成果来信阳创新创业的人才和团队,该市配合“信阳英才计划”“1+5”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破除影响和制约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出台《信阳市委关于促进信阳市工业发展的意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活力信阳建设的意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在项目落地、融资、场地征迁、运营等方面制定了配套优惠的政策,彻底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在政治上,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省“中原百人计划”等市以上重点人才计划,优先推荐参加省管专家、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优秀人才评选。经济上,对以转让或许可职务科技成果等方式获得收益的,按不低于50%、最高100%的比例进行奖励,并鼓励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按注册资本最多100%的比例作价入股,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案例来源:技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