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需网

我的位置:首页 > 最新政策 » 省级市最新政策管理 » 市/区/县级人才政策整理 » 正文

筑巢已引金凤来 天府新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发布时间:2019-04-30 市/区/县级人才政策整理

人才,是城市竞争中的“制胜法宝”之一。2014年,天府新区正式获批成为第11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涌入成都,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2019年,一座新时代的公园城市聚起创新创业新浪潮,站在西部发展的潮头浪尖,百舸争流。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近年来,天府新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聚焦“一心三城”,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健全人才服务网络,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类人才加速涌流汇聚态势良好。

数据显示,天府新区引进新经济、人工智能、文创、金融等领域院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21人;累计落户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12万余人,占全市45%,人才聚集优势正在加快形成,天府新区逐步成为最受高端创业团队和年轻大学生向往的人才高地。

天府新区留住人才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天府新区的法宝

在天府新区,一棵名为“天府英才计划”的“梧桐树”正在茁壮发育。这项计划通过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招贤纳士。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为人才竞相在天府新区创新创业提供沃土是新区人才工作的磁力所在。

据了解,天府新区正大力实施“天府英才计划”,建立人才认定体系和奖励资助体系,圆满完成“天府英才计划”首年度申报工作,认定各层次人才712人,人才(团队)项目33项,初步形成引才聚才辐射带动效应。

与此同时,天府新区还高质量的承办“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先后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开展7场“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通过推介会、校招会、座谈会等形式,精准引进符合天府新区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联合200余家重点企业精准对接6100余个需求岗位,吸引5万余高端人才参与。

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

所谓“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假如没有良好的事业平台、广阔的发展空间,没有令人满意的服务环境,人才引来了也留不住,留住了也用不好。

在这一点上,天府新区将人才落户后的配套政策实现了高标准。据了解,天府新区启动“天府新区英才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云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本聚集+创新创业服务”。

安居,才能乐业

4月27日,天府新区举行“蓉漂人才日”专场活动“天府英才·湖畔交享荟”。此次 “天府英才·湖畔交享荟”齐聚新区高层次人才代表、“天府英才计划”入选高级以上人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青年“蓉漂”人才等150余人,共同分享“蓉漂”故事,为进一步优化天府新区人才发展环境建议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天府新区与工商银行联合发布了“天府新区英才卡”,并向4位首批入选“天府英才计划”高级及以上专家和人才代表颁发了卡片。据了解,本次共有48位高级及以上人才获得“天府新区英才卡”,他们将在金融、政务、安居、教育、医疗、出行等方面享有专属服务。

据悉,天府新区正加快建设5000套人才公寓,计划2019年推出500余套人才过渡性住房,为人才提供交通便捷、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完善的住房保障。与此同时,天府新区还加大人才医疗、子女教育保障。

天府新区的智慧

法国作家沃韦纳戈说过:“智慧的最大成就,也许要归功于激情。”

在天府新区的人才工作中,智慧和激情俱在,且相得益彰。

作为人才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天府新区人才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全要素人才发展平台进一步健全。目前,天府新区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已布局“基础科研+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已签约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共20余个。以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为例,现已汇聚优秀人才三百余名,培育孵化企业11家。推进北美创新中心离岸孵化人才项目的平台载体建设。新建英国、美国两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参加中美“2+2”清洁能源论坛及蓉漂人才荟海外专场活动,助推海外柔性引才。

同时,天府新区高标准打造天府英才中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加快集聚国际化一流培训、认证、猎头等机构的重要资源,布局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成都)中心、心理与行为大数据研究中心、上海交大四川培训中心等人才服务平台5家,引进上海外服、智联招聘、人合正道等2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青春的最大能量源自激情与梦想


2018年11月8日,在“川港澳合作周·走进香港”经贸合作论坛上,“蓉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正式启动,“梦工场”的启动搭建了川港、蓉港创新创业及青年人才交流合作新篇章。
而“梦工场”的落地之选正是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天府“青年之家”内,据了解,“梦工场”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全面建成。同时,在成都科学城同步启动规划了约10万平米的川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将与“梦工场”在人才聚集、产业孵化等方面形成互动,建设蓉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成为青年人才发展的新IP。
“梦工场”——顾名思义就是承载青春与梦想的地方,所谓人才聚则事业兴,天府新区不仅为港澳台及国际青年俊才搭建好了筑梦之地,同时也为推进人力资源区域协同贡献了新区力量。

天府新区的温度

除了目标明确、指引到位、政策吸引,天府新区引才的成功,离不开天府新区本身的基础和魅力。

天府新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成长成才的价值实现平台。

更重要的一点是,宜居。“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曾说,每个城市都想做特色,而每个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己的山水。”而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的天府新区,正在展现出“诱人”的态势。

刀笔落下,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正一步步转化为天府新区聚才、引才的牢固根基。

作为一名创业者,汪宗福在天府新区成立了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现在的他几乎对天府新区各项人才、创业政策了然于胸。

“去年一年,新区不但给予我们300平米起步办公面积,随着我们人员增多及公司的发展,正在考虑给我们增加办公面积,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此外还有10万元创业启动项目资金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引导、培训和各种投融资服务活动、招聘会等;孩子入园上学、住房补贴支持这些也有政策支持,我庆幸自己能够赶上这样的好时代、好机遇、好平台。”谈及公司成立以来所得到是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汪宗福对天府新区推出的政策措施大为赞赏。

“这一年在新区的创业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宜居的生活环境、独特的发展优势、有积极的引才诚意,有敢为人先的留才政策,这些将让更多人从中受益。”汪宗福说。

“现在爱人已在成都工作,儿子也上了天府新区的幼儿园,只等摇号买房了。”下一步,汪宗福将和金敏等公司“蓉漂”一道,准备在天府新区落户安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天府新区人。

公园城市的价值渐露峥嵘,让一个个“蓉漂”人才能够在这里,找到了家的归属感。所谓“天府新区初相遇,一朝定情是终身。”天府新区正在做的,就是让人才漂亮的到达,而不是没有归属感的漂泊。

案例来源:技需网